新加坡 CCCS 整合消費者保護職能,接管產品安全與法定計量
- Sonya Chan

- 10月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新加坡國會已通過《競爭(修正)法案》,正式將消費者產品安全與法定計量(legal metrology)兩大職能,從新加坡企業發展局(Enterprise Singapore, EnterpriseSG)移轉至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(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 of Singapore, CCCS)。
此法案同時也修訂了多項相關法規,包括《2004 年競爭法》、《2018 年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法》,以及與核心職能相關的《1975 年消費者保護(貿易說明和安全要求)法》和《1975 年權衡法令》。
第一章:職能轉移的核心目標
此次組織重組的主要目標,是將新加坡主要的消費者保護相關職能整合到單一機構中,以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。
建立單一聯絡點: 在此之前,CCCS 主要處理《消費者保護(公平交易)法》下的不公平交易行為(如誤導性陳述),而產品安全與計量則由 EnterpriseSG 負責。整合後,CCCS 將成為消費者在面對產品相關問題時的單一聯絡點,無論是涉及不公平交易、產品安全風險,還是計量不準確的問題,都能由同一機構處理。
提升執法效率: 透過統一監管,CCCS 將能更全面地評估市場行為,例如在調查某項產品的誤導性廣告時,可以同時評估其是否符合安全標準,從而進行更有效率的跨領域執法。
第二章:對企業與市場的影響
法規義務不變: 對於企業而言,其在《消費者保護(安全要求)條例(CPSR)》和《權衡法令》下的法律責任與合規義務維持不變。例如,供應商仍需確保其產品符合 SAFETY Mark 安全標誌的要求。
執法機構變更: 唯一的改變是執法與監管機構的變更。未來所有關於產品安全標準的諮詢、違規回報以及法定計量的校準與驗證,都將由 CCCS 負責。
生效日期: 相關職能的正式移轉預計將在過渡期後完成,所有企業都應關注 CCCS 後續發布的正式生效通知與執行細則。
第三章:涉及的主要法規與職能
消費者產品安全: 此職能的核心是依據《消費者保護(安全要求)條例(CPSR)》,確保在新加坡銷售的一般消費品對使用者是安全的。其中包含了對高風險產品(受控商品)的 SAFETY Mark 註冊管理。
法定計量: 此職能依據《權衡法令》,確保市場上用於交易的測量儀器(如超市的磅秤、加油站的油泵)的準確性與可靠性,以保障消費者與商家的權益。


